【党课讲稿】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生态文明构建的三重逻辑
三味园范文网
2024-12-21 09:28:47
【党课讲稿】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生态文明构建的三重逻辑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集经济、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等一系列先进文明要素于一体的总体性范畴,是对人类文明整体关照下的新发展方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成中的重要一环,无疑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方位,梳理探究生态文明发展、构成的逻辑进路,是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然之义。
一、历史逻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当代选择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生活在“自在自然”之中,也生活于自己创造的“人化自然”即人类文明之中。文明是自然与社会交互过程中的产物,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遵循着交替更迭的规律,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而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当代选择。
(一)原始文明时期:敬畏自然
人类对劳动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脱离野蛮和蒙昧,步入文明时代。此时的人类还没有形成有序的组织,只是自发地以血缘或地域为纽带聚合在一起,以集体的形式获取和享有自然资源。在这一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极高,生存方式主要依赖于采集和狩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因此,原始文明时期的人类对自然持有深深的敬畏之心,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灵性,不可随意侵犯。这种对自然的敬畏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然环境,使人类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后,人类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生产方式逐渐从简单的采集和狩猎转向了农耕和畜牧。这一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定居的生活方式,村落、城市等社会组织形式逐渐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但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却显著增强。这一时期,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如轮作、休耕等,但总体上仍处于被动适应自然的状态。
(二)农业文明时期:利用自然
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经济的繁荣。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开始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和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资源需求的增加,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也日益加剧,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的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古代文明国家和地区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如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中,就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农耕技术和生态保护理念,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思想和实践为后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三)工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还威胁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面对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国际合作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二、理论逻辑:生态文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选择,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理论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既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超越,也是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思想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实践逻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生态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例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覆盖率;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推进荒漠化防治,遏制土地沙漠化进程。通过这些措施,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环境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例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幅降低PM2.5浓度;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通过这些措施,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
(四)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例如,举办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和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凝聚了强大的社会力量。
四、未来展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文明愿景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内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深化国际合作:共筑全球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例如,签署并落实《巴黎协定》,承诺20xx年前碳达峰、20xx年前碳中和目标;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分享成功经验: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例如,中国的国土绿化行动、湿地保护恢复工程、荒漠化防治等措施,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中国的绿色金融改革、绿色制造工程等创新举措,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享这些成功经验,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领全球风尚
中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全球绿色生活新风尚。例如,推广绿色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提倡绿色办公,减少纸张浪费。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不仅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绿色生活氛围,也为全球绿色生活新风尚树立了榜样。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选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方案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党课讲稿】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生态文明构建的三重逻辑 》,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链接地址:http://m.sanweiyuan.com/news/649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某区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精神194442
- 县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暨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动员党课报告
- 立足岗位做奉献 优质服务为用户 党课教案
- 区委书记在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党课上的辅导报告
- 化肥厂质检车间以党课学习推进两学一做教育事迹:知行合一 信念如一
- 拓展党课教育新思路的探索与实践——某生产车间党支部开展微型党课事迹
- “万名书记讲党课”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报告
- 在区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培训班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 某县委统战部长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党课讲稿
- 某县委统战部长年做好新时代“大统战”工作党课讲稿
- 某国企领导清廉国企建设的党课讲稿
- 某处级领导在某村讲党课:学纪律讲原则守底线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 某市委农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论述主题党课课件
- 某市委宣传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重要论述主题党课课件
- 某市委机关工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主题党课课件
- 某市委机关工委关于坚持和继承以历史主动精神引领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主题党课课件
- 某市委宣传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主题党课课件
- 某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主题党课课件
- 某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国庆专题党课讲稿
- 某市长在x年市属国有企业专题党课上的讲话提纲
推荐文章
- 街道在招商擂台赛夺名次的发言材料
- 纪委书记在基层联系点党支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 某高校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调查报告
- 某镇关于“党员赶市”活动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某镇党委书记在全镇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某新任局长在人大任职前表态发言
- 某市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
- 某市场监管所关于推进新时期非公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 某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 某县政府关于某村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
- 教师代表在202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学校—高校)
- 廉政党课:廉洁家风润心田 固本培元筑防线
- 某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在202x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市委常委在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 某区近三年物流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 某县公安局社会治安现状对策调研报告
- 某区教育局20xx年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内容的安排
- 某区关于“双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 提升巡察整改工作质效的思考与建议(调研报告参考)
- 建强用活现场教学基地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效果
- 拟任某局局长职发言
- 年轻干部党课讲稿: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6300字,23张)
- 市委常委班子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集中研讨发言提纲
- 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以奋斗践行初心 用青春担当使命
- 市委书记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某县组织部副部长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 某县纪检监察组织关于强化村级监督规范基层治理的研究
- 某县文广局班子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 某区税务局对完善“双轮驱动”模式下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的课题调研
- 某区关于民兵基层规范化建设的实施细则
- 开发区党委书记在开发区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数据有序流动才能放大价值
- 廉政党课:党员干部要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6558字)
- 教师代表在小学毕业班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 市长在市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 探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 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党纪学习教育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 市委书记在全市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 在某县春季森林防火动员会上的讲话
- 市委书记在全市党建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整治工作会上的讲话
- 市委书记在202x年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在局机关青年干部党纪学习教育集体座谈会上的发言
- 在“廉政宣传周”活动启动会上的讲话
- 在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上的交流发言(4449字)
- 在县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 在全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集体约谈时的讲话
- 在博雅书法社团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 县委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的讲话
- 在全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县委书记在全县美好乡村表彰暨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县长关于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研讨交流发言
- 关于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研究报告(集团公司)
- 县委副书记在全县202x年驻村工作队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 关于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与研究思考
- 县委书记在202x年县纪委全会上的讲话
- 市委书记在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讲座上的讲话
- 实施农村垃圾革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 在某镇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40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