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县域农业发展实际,聚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三大核心问题,积极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立体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行“363”服务模式,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202x年,全县农业托管服务面积达11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提供了有效路径。
现将主要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强化三方协同联动,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保障基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是根基。
只有解决好资源、主体、收益等关键要素问题,才能破解“谁来种地”的现实困境。
我县坚持引导、市场主导、农民参与相结合,构建三方协同联动机制,从政策扶持、主体培育、农民增收三方面发力,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筑牢根基。
(一)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激发服务发展活力。
政策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县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激发了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内容摘要:在2025年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县域农业发展实际,聚焦“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怎样种好”三大核心问题,积极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立体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推行“363”服务模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