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园范文网 导航

关于某村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德孝文化扶心志 党群同心奔小康

三味园范文网 2024-11-22 00:27:58

  东方出了红太阳,手拿锄头心向党,要问我干劲为啥这么大,党的政策带我们奔小康。”不识字的贫困户李阿姨跟着村里的德孝歌舞团,来到了北京,站在村里的演出车上,唱着自编的《手拿锄头心向党》,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她回忆起近几年来全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再次紧紧握住麦克风,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再次涌上心头。李阿姨是息县路口乡李家村人,该村位于XX市X县西北部,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多亩,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483户人家2342人,曾是一个省级贫困村。

  过去的李家村,可以用“铁耙齿都耙不动的李家”来形容。村子里脏乱不堪,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房前屋后、河渠坑塘,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蚊蝇乱飞;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挂在树枝上、电线杆上;村民家中,杂物随意堆放,难以落脚。家庭贫困,全村460户中有146户是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超过30%,许多贫困户家中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没有像样的床铺和餐具。村民们的精神状态也很差,很多人靠在墙根晒太阳,期待政府送来小康生活,赌博成风,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现象时有发生。孝道缺失,村头的破旧房屋里住着被子女赶出来的老人。这些情况使得外地商贩都绕道而行,曾经有一支施工队在村里作业,结果晚上的工具被盗,从此,外人戏称这里为“铁耙齿都耙不动的李家”。

  然而,这一切都在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李家村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从“铁耙齿都耙不动”的贫困村庄到省级“中华孝心示范村”、“德孝文化建设示范村”的华丽转变。李家村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扶心,道德育人,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了“铁耙齿都耙不动的李家,被耙平了”的奇迹。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绿化美化工程让整个村庄变得整洁美丽。村里还建立了垃圾处理站,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每家每户都有了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为了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村里成立了德孝文化宣传队,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德孝歌舞、戏曲表演等,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提高了村民的道德素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的关爱,村里设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和娱乐活动,使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经济发展方面,李家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村里还开发了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村里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包括提供就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此外,李家村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村里投资建设了新的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村里还设立了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争取更好的未来。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全村的文化素质,也为未来发展培养了人才。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李家村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终于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走向了全面小康的道路。李家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该村的做法曾被《人民日报》作为“201x年全国优秀扶贫案例”进行广泛报道,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也荣获了“201x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和“201x年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

  展望未来,李家村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深化产业转型、优化社会治理、加强生态保护等措施,努力将李家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李家村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关于某村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德孝文化扶心志 党群同心奔小康 》,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
链接地址:http://m.sanweiyuan.com/news/128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三味园范文网 m.sanweiyuan.com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