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在纪学教育中提高“三力”破解“三无”
纪学教育是加强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员干部要准确把握这次纪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做到逐章逐条“学纪”,入脑入心“知纪”,全面透彻“明纪”,慎始慎终“守纪”,坚持问题导向,在提高“三力”破解“三无”上精准发力,确保集中性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提高思想免疫力,破解思想“无惧”。知是行之始。知之深切,才能行之自觉。通过加强对纪的学和理解,可以使员搞清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不断增强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全开展纪学教育有利于增强员干部的规纪意识,有利于规范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员干部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这是对广大员干部真正的保护和关爱。员干部应充分利用集中性纪律教育的宝贵机会,提升自我、充能蓄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的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将纪律意识融入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全面提高思想境界、坚定信仰信念、培元固本强基。
提高行动免疫力,破解心中“无戒”。心有戒尺,行有所止,纪律是管治的“戒尺”,员干部学纪、懂纪是守纪、用纪的前提。如果规矩立不起来、严不起来、落不下去,很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甚至影响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广大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学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更是对和人民事业负责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对照纪要求,检视自身行为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违背纪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面对诱惑和考验时,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不越雷池一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失节、不失范,成为纪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
提高制度执行力,破解执行“无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有效的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在落实纪方面还存在“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现象,这不仅削弱了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提高制度执行力,是破解执行“无力”的关键所在。各级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纪规定,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纪执行到位。同时,要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纪的行为零容忍,坚决维护纪的严肃性。广大员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不做“两面人”,不当“老好人”,确保纪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破解服务“无感”。纪学教育不仅仅是对员干部的自我约束,更是一种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广大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纪学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的温暖和关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面前,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的宗旨。同时,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法治轨道推进,真正实现服务群众“有感”。
提高创新创造能力,破解发展“无为”。纪学教育不是僵化教条的过程,而是激发员干部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广大员干部要勇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本单位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大胆尝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注重学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加以借鉴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发展。广大员干部要在纪学教育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以更加务实的推动工作,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纪学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员干部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我们要以此次纪学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免疫力、行动免疫力、制度执行力、群众工作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破解思想“无惧”、心中“无戒”、执行“无力”、服务“无感”、发展“无为”等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讨发言: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提高“三力”破解“三无”》内容摘要:研讨发言: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提高“三力”破解“三无” 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这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做到逐章逐条“学纪”,入脑入心“知纪”,全面透彻“明纪”,慎始慎终“守纪”,坚持问题导向,在提高“三力”破解“三无”上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