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园范文网 导航

公司党支部书记《中国廉政史鉴》读后感

三味园范文网 2024-12-05 09:09:40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政治制度演变而产生的廉政文化,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内容。古代廉政思想作为廉政文化的核心,显示了各个时期政治人物对中国社会的理想表达,以及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对于维护当时的国家政治制度,改善社会风气,推动政治文明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世留下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财富。近日,我阅读了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鉴》一书,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中国廉政史鉴》一书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它将中国古代的廉政思想总结为八个理念:“民本、德治、任贤、治吏、明法、勤政、节用、教化”。这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当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思想根源。例如,在中国文化繁荣时代形成了“民本”思想,堪称中国廉政文化的思想根基,为后世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所继承、丰富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继承“民本”思想,有利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自觉形成“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观念。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首先,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加重视和强调“民本”思想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民本”思想,不断深化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认识,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其次,德治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修身齐家。《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不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为政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当代,我们同样需要将德治思想融入到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加强道德建设的新要求。例如,20xx年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还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者,任贤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又一重要方面。古人认为,选贤任能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尚书·尧典》中就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记载,强调了选拔贤能之士的重要性。在当代,我们同样需要坚持任贤思想,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例如,20xx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注重选拔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此外,中央组织部还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确保选出来的干部能够胜任岗位职责,真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

  此外,治吏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在于治吏,吏治清明则国家安定。《管子·牧民》中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论述,强调了吏治与民生的关系。在当代,我们同样需要重视治吏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例如,20xx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了纪律处分的种类、程序和适用范围,为惩治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此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还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权力被滥用。

  最后,明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体现。古人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韩非子·有度》中就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论述,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当代,我们同样需要坚持明法思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任务。例如,20xx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多次强调,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的“民本、德治、任贤、治吏、明法”等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当代中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公司党支部书记《中国廉政史鉴》读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
链接地址:http://m.sanweiyuan.com/news/417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三味园范文网 m.sanweiyuan.com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