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领导集中调研活动安排,今年9月,我深入到县委网信办、县科技经信局以及包联镇就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放在首要位置,贯穿工作始终,建好建强这块安全的前沿阵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复杂严峻,面临许多风险挑战。基层单位组织存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没有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片面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了就是尽职尽责了。如县科技经信局未把全县企业网站及新媒体纳入管理中,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没有相应安全防护措施。
(二)新媒体管理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新媒体行业呈现了蓬勃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的媒体格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通过微信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和相互交流,新媒体也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同时也给我们监管上带来了一定影响。首先,创建容易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微信群、QQ群、个人微信公众号、个人抖音建立方式比较简单,新增、注销随时可能发生,不便于备案登记和统计,不便于属地管理。在调研中某镇一干部反映,他自己加入的工作群有50多个。还有的干部说,有些通知是在工作8小时之外发的,但群里的信息要及时回复并处理,就相当于全天候待命的状态,不论何时都要及时回复信息。第二,群内信息量大带来甄别上的困难。少数微信群成员较多,群内信息发布和政策咨询以及聊天内容较多,监管无法做到全覆盖、全甄别。据某镇干部介绍,他进的群有县、镇、村三级,群里的信息量比较多,导致有时难以区分哪些是正式通知,哪些是个人意见或闲聊,这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存在短板
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乡镇和部门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维护力度不够,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某些乡镇的网络设备老化严重,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弱,易受黑客攻击和病毒侵扰,一旦发生问题,将严重影响正常办公和信息传输。,一些单位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培训和技术支持,面对网络攻击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造成重要数据泄露。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也给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不健全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而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然而,调研中发现,部分单位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舆情监测手段,无法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二是应对措施滞后,面对突发舆情事件时反应迟缓,错失最佳处理时机;三是缺乏专业的舆情分析团队,难以准确判断舆情走向和影响范围,导致应对策略不够精准有效。这些不足不仅影响了形象,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二、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各级组织要深入学了,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对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筑牢思想防线。
(二)加强新媒体管理,规范信息发布
针对新媒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新媒体备案登记制度,对所有工作群、公众号等进行实名制管理,定期检查更新,确保信息可追溯;二是制定严格的群规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明确信息发布权限和流程,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三是加强对新媒体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确保新媒体平台健康有序发展。,还要探索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如开发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
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建议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更新换代老旧设备,提高网络带宽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配备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还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
(四)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
针对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全面、实时监测;二是组建专业的舆情分析团队,定期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动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舆情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行动,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四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探索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宣传部长关于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调研报告》内容摘要:下文分享《宣传部长关于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宣传部长关于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调研报告相关关键词:宣传部长 意识形态 化解 调研报告 防范,格式,欢迎阅读。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