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安全风险防范暨应急管理培训会上的讲话

(2025年03月12日)
各位同仁: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当我们回望这座城市天际线上璀璨的灯火,触摸着街头巷尾升腾的烟火气,这份沉甸甸的平安答卷里,凝聚着在座每位应急人的心血与坚守。窗外寒风呼啸,室内热情涌动,就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共同探讨新时代城市安全治理的破题之道。
一、责任清单明边界,五级联动织密网——构建全周期责任闭环体系
(1)三维坐标定位法
在开发区管委会的数字化指挥中心,墙上悬挂的“红橙黄蓝”四色风险分布图格外醒目。这正是我们推行的“网格坐标+风险等级+责任主体”三维定位法,通过建立覆盖市、区、镇街、社区、网格的五级责任清单,实现每栋建筑有档案、每个风险点有“监护人”。某化工园区去年通过该体系成功避免3起重大泄漏事故,印证了责任落地的必要性。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风险识别的精准度,还确保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形成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级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一模式,提升城市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2)责任倒查追溯链
创新建立“过程留痕+节点控制”的履职追溯系统,像物流追踪般记录每个环节的责任轨迹。去年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追责中,通过系统日志迅速锁定4个环节的7处责任缺位,推动形成“照单履职、按单追责”的工作闭环。这一系统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快速查明事故原因,还能为后续整改提供依据,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各部门应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完善责任追溯机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处于有效监管之下。
(3)政企协同新生态
在港口危化品仓储区,政企联合组建的“安全共同体”令人耳目一新。通过签订互保协议、共享专家资源、联合演练等机制,去年企业自查隐患数量同比提升210%,监管效能提高45%,政企关系从“猫鼠游戏”转向“命运与共”。这种新型合作关系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增强了的监管效能,实现了双赢局面。未来,应继续深化政企合作,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共同维护城市安全。
二、智能天眼布全域,隐患猎人守前沿——打造全天候风险感知网络
(1)科技赋能新突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设备和平台的应用为城市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域部署高清摄像头、无人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各类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处理和预警。去年,这套系统成功预警多起潜在风险事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严重后果。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风险感知能力,还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应对能力。
(2)数据驱动新范式
数据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资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隐藏的风险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利用历史数据建立风险模型,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不同区域、行业和时段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有针对性地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促进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形成了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3)公众参与新路径
城市安全不仅仅是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应急演练,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安全常识。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市民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公众参与不仅扩大了风险监测的覆盖面,还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为城市安全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应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到城市安全管理中来。
三、预案演练强实战,应急处置见真章——提升综合应急响应能力
(1)预案编制科学化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和指南。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级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情景,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规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流程。特别是在大型活动、重要节日等特殊时期,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未来,应根据形势变化和技术进步,不断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操作性。
(2)演练频次常态化
应急演练是检验预案有效性、提升应急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市坚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涵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检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去年,我市组织了多次大规模应急演练,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演练不仅提高了应急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增强了社会各界的应急意识。今后,应继续加大演练力度,增加演练频次,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处置。
(3)救援力量专业化
专业的救援队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市加强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了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开展了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消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救援队伍,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时,各支队伍能够迅速集结、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救援队伍结构,充实人员力量,提升技术水平,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资源整合优配置,协同联动增效能——构建高效应急管理体系
(1)资源整合最大化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资源整合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资源整合的新途径,建立了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整合了气象、地震、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指挥。通过统筹规划,优化了物资储备布局,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配到位。,还建立了跨部门的应急协调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局面,形成了合力。未来,应继续深化资源整合,完善协同机制,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2)协同联动一体化
高效的协同联动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市建立了由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建立了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应对跨区域突发事件。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提升应急处置的整体效能。
(3)社会动员全民化
社会动员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了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竞赛,提高了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未来,应继续加强社会动员,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城市安全。
城市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仁都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这项伟大事业中来,为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城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全市2025年安全风险防范暨应急管理培训会上的讲话》内容摘要:下面和大家分享《在全市2025年安全风险防范暨应急管理培训会上的讲话》,一起欣赏一下吧。在全市2025年安全风险防范暨应急管理培训会上的讲话相关关键词:会上 管理培训 应急 风险防范 讲话,开头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你从此不再是写作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