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财政局关于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味园范文网
2025-08-06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六大发展”、“六权治本”、“六型转变”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全市“同心同力,发展XX”大讨论参考题目,联系财政实际,我们围绕“创新财政支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培植后续财源,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财政在支持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等方面出实招、解难题”这个课题,广泛开展调研,进行深入讨论,为、提供决策参考,为大同发展建言献策,为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助力。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市财政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决定财政,这是一个基本规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潜在增长率有所降低。再加上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由全球性经济结构失衡所引致的,全球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也十分繁重。在经济深度转型调整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也会进入一个震荡期和增长速度下滑期。1—9月,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2.81亿元,为年度计划(101.80亿元)的71.53%,差序时进度3.47个百分点,短收3.53亿元,为省年度考核指标(108.51亿元)的67.10%,差序时进度7.90个百分点,短收8.5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8%,减收2.39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7.5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9%,减收3.41亿元。非税收入完成15.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6%,增收1.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全省排名第七,增速第三。
当前,我市财政经济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单一,“一煤独大”的现状依然突出。XX煤炭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黄金发展期,20xx年年底进入下行通道,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市场需求疲软,导致煤炭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增长。,煤炭行业的不景气还影响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形成了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收入的压力。(二)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尽管近年来我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新兴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有效支撑,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三)财政支出压力大,民生保障任务艰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受制于有限的财力,我市在这些领域的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支出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给财政平衡带来了较大挑战。
二、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财政压力,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探索财政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在确保基本民生支出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将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实施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明确各级的事权范围,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加强财政金融联动,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四是强化财政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建立健全财政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债务、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点。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将绩效管理贯穿于财政收支全过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市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一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转移承接。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吸引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同时,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向我市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本聚集。四是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力度,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发展能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财政队伍建设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按照的要求,全面提升财政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广大财政干部深入学了,特别是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人的本色。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针对财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定期开展业务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资格认证等,拓宽知识视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严格纪律约束,树立良好形象。严格落实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发生。四是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工作热情。关心干部的成长进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表彰先进典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