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工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三味园范文网
2025-08-06
XX市科工局202x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市科工局坚决对标省“1269”和九江市“9610”行动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主攻项目、主抓产业,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经济指标稳中求进
坚决扛起工口牵头部门职责,强协调、勤调度、抓落实,各项工作有进步、有进位。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影响,全力稳经济、稳增长、稳预期。1-11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X亿元,增加值增速13.5%,超过年初9%的目标,排名九江第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同比增长120.15%,其中技改投资XX亿,占工业固投35.8%,同比增长200.43%;工业用电量XX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当前税收过亿元企业4家,营收过XX亿元企业7家。在库规上工业企业278家,预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
(二)主导产业扬优成势
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强筋壮骨、蓄势成链。1-11月,光电、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营收XX亿元,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69.4%。其中,光电产业规上企业49家,实现营收XX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35家,实现营收XX亿元;智能家居产业规上企业28家,实现营收XX亿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我们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1-11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20%,占GDP比重达2.5%。二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新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XX个,市级创新平台XX个,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平台XX个。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年共促成技术合同交易额XX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XX项,涉及金额XX亿元。四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X家,总数达到XX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
(四)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XX个,竣工投产项目XX个,总投资达XX亿元。二是加强项目服务保障。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成功举办XX次招商推介会,签约项目XX个,总投资额达XX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XX个,十亿元以上项目XX个。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一是推进节能降耗。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目标,1-11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XX%,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XX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达XX%。三是加强污染治理。实施一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完成XX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XX%。四是推动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新建XX个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XX%。
(六)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XX市关于加快人才集聚若干政策措施》,从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全方位支持。二是引进高端人才。全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XX名,其中博士XX名,硕士XX名,海外归国人员XX名。三是培养本土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各类培训活动XX场次,培训人数达XX人次。四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成立XX市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三是要素保障压力较大。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落地和企业发展。四是环保压力依然存在。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部分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技术改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以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的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奋力开创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计划,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聚焦光电、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
(二)强化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能
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建设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引育创新人才。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同时注重本土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要素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多措并举破解要素瓶颈,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保障土地供应。科学规划工业用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优质企业用地需求,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四)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是持续推进节能降耗。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节能标准,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五)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二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XX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