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校工作报告
(2025年03月20日)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x年工作回顾
202x年,学校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落实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有特色为发展主题,以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为工作主线,锚定“双高校”建设目标,抓特色、抓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提升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学校荣获“202x年XX省优秀高校领导班子”“XX省红十字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通过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验收和“双高”计划国家终期验收(评价良好)。
(一)聚焦的建设,发展合力更加强劲
推进“领航工程”。通过第二批省级“双带头人”教师支部工作室终期验收,获评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完善“大思政”工作机制。获批XX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获XX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XX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XX省老年教育教学创新大赛等比赛奖励3项。获评XX省高校思想工作创新案例1项,XX省教育厅“”精品视频课1项、优秀教学案例1项,XX省教育厅思政课实践教学精品课6项。两个项目获得2025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省级推荐。多渠道开展征兵宣传,本年度入伍70人。宣传工作亮点频出。学校官微连续12个月入围XX省高校官微影响力月度前50强。全年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41次,其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打造医学院校特色美育体系》《坚持改革驱动新发展构建人才培养新高地》分别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聚焦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更加扎实推进
综合育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学生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学创杯”、英语演讲、跆拳道、劳动、军训营等赛事一等奖1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29项;教师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承办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12项。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在线精品课65门,接入资源库5个,视频公开课2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作品2个;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占比89%。提升信息化水平。教育部职业数字基座对接项目对接进度100%,数据量216万余条;典型案例入选202x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做好招生就业工作。高职单招录取500人,普通专科录取3160人,XX省历史组录取最低分393分,物理组xxx分;在校生专升本考试升本率27%,报考录取率39.29%。就业率98.14%。
(三)聚焦改革创新,内涵建设更加丰富
推动产教融合。联合牵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个(全国康养、美容、应用心理服务)。召开高素质卫生康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讨会,发起成立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康养服务与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暨“机器人+康养”产业协同方阵;成立全国美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产业学院。与市医院等合作培养学徒664人;与北京红十字会抢救中心、华润新龙(北京)等院企合作订单培养;与北京九州通合作项目入选省级“提前就业班”;与市中心医院合作获批教育部牵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锻造高水平“金师”队伍。全年引进人才54名(其中“双一流”高校或QS排名前100国外院校毕业生占比62.96%),含博士8名,硕士44名,本科生2名。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3个,建立校级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聘请464名校外兼职教师授课,105名校外兼职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新增101名校外“双师型”教师,建立了1000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高质量完成国培项目4个,获拨款117.9万元,培训省内外教师187人。学校“双师型”教师达380人。扎实推进“双高计划”“创新行动计划”和升本建设。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市级现场核查中作为优秀典型推广;荣获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发展联盟“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典型院校”。
(四)聚焦职教定位,服务发展更加有力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大豆中心获评“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示范单位”和XX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纳米中心获批省教育厅平台资助50万元。学校获XX医学科技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批省社科课题1项、省教育规划课题4项、市级课题70项;市旱碱麦特色产业科技专项项目1项,资助经费80万元。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完成全省乡医培训400人、市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55人。面向社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72次,培训人数xx0余人。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大讲堂”2期并在《XX日报》和学强国专栏发表。立项省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1项。与老年大学合作开设慢性病自我管理、计算机课程。与天成社区联合成立社区学院。医学系学生火车救人事迹在XX日报、学强国专栏刊登。XX市社会工作研究院在我校揭牌成立。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与加拿大、德国、日本合作办学项目,共招收175人。入选塔吉克斯坦教育部留学基地并招收留学生12人。组织留学生参与XX省外国留学生中文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等活动,获优秀组织奖。学校获评EducationPlus202x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突出贡献奖,入选世界技能发展联盟会员单位。
二、2025年总体思路和工作安排
(一)明确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
2025年,学校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将以“双高计划”建设和升本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专业群,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实验实训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环境。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实训基地,推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2025年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开展校内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将进一步完善教师福利待遇政策,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推进科研创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科研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2025年将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工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将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科研实力。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将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国际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2025年将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将继续推进与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大留学生招生力度,优化留学生培养方案,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将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2025年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将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师生创造更加舒适、优美的学生活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校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学校建设发展辛勤付出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在肯定成绩的我们也清醒看到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升本建设诸多关键指标仍未达标,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卡点瓶颈,在思想观念、顶层设计、核心竞争力培育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让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2025年学校工作报告「年度推荐」》内容摘要:什么样的2025年学校工作报告「年度推荐」才是一篇标准格式的?下文给大家精心分享多篇《2025年学校工作报告「年度推荐」》美文素材,请大家阅读参考,一起观看吧,当然您还可以搜索到更多与《2025年学校工作报告「年度推荐」》相关的范例。2025年学校工作报告「年度推荐」相关关键词:工作报告 年度 学校 推荐,模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写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