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

聚焦筑强“战斗堡垒”建设、“头雁队伍”选培、“治理格局”创新,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振兴体系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抓基层强基础,强化组织引领。以农村支部建设标准化的7个方面42项规范为抓手,深入推进“四抓两整治”活动,严格落实“4+1”工作机制,全面推进9个软弱涣散村组织的整顿提升工作,确保整顿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模式,成立产业支部76个,组建产前、产中、产后功能型小组174个,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激发村组织和村干部带领广大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抓质量强素质,打造过硬队伍。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选优配强村组织带头人队伍,以“头雁”储备工程为契机,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中招聘20名优秀年轻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按照村组织1:2的比例,择优储备村组织172名,完善后备干部“1+2”结对帮带机制,全方位帮带提升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蓄好村组织“源头活水”。选派12名热爱农村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和工作队员,同步健全导师帮带、管理考核、作用发挥等培养管理机制,帮助驻村干部沉身历练,发挥驻村工作力量的最大效能。
抓创新强活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精细化服务。目前,已建立覆盖全村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等工作。同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了“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提高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抓服务强保障,提升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完成了200余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了1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了农村用电需求。,我们还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等,有效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抓产业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经济等多元化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高效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如绿色蔬菜、有机水果等,深受市场欢迎。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推动电商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培训电商从业人员500余人次,开设网店100余家,年销售额突破20xx万元。通过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抓生态强保护,建设美丽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此,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一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专项整治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已建成垃圾处理站10座,污水处理设施20处,改造农村户厕1万座,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二是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已安装太阳能路灯20xx盏,推广使用沼气池1000个,农村能源结构得到优化。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加大对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已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00平方公里,建立自然保护区3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生态支撑。
抓文化强传承,弘扬文明乡风。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场所。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内容摘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怎么写,愿为您的文案创作提供精准的策略。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相关关键词:夯实 党建 振兴 引领 乡村,格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提高写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