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园范文网 导航

我市膏盐矿业遗迹保护与利用的路径选择

三味园范文网 2025-04-03

  矿业遗迹主要是指矿产地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史迹。矿业遗迹在经过合理的规划、独特的景观设计、严格的环境治理和恰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可以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应城膏盐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矿业遗迹。如何将这些矿业遗迹变废为宝,使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我市矿业遗迹基本情况

  应城发现、开采、利用膏盐的历史始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团山北坡“崩崖裸露石膏,乡民掘坑浅采”,迄今近500年。清·咸丰三年(1853年)以前,在朝廷盐政统制的监管中,应城石膏采掘业,为单一采膏阶段,熬盐业为“多违禁盗取”。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淮盐通道阻塞,湘鄂豫皖食盐紧缺,咸丰三年,应城获准熬盐,即进入公开合法的膏盐兼采阶段。据记载,日军侵占应城前的1937年,膏盐矿区有矿井280对,年产石膏7万多吨,年产盐32万担。至应城解放前夕,膏盐矿区仍分布有矿峒3家、盐棚73家。解放后,国家为合理利用地下资源,对石膏实行有计划开采,膏盐矿逐步实行国营,湖北省应城石膏矿成立,抛弃传统掘井模式,分别建设了大型矿井一分矿(俗称“五0坑”)、二分矿(又称“五六坑”)、三分矿(又名一号斜井)、四分矿,其中一二......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我市膏盐矿业遗迹保护与利用的路径选择》内容摘要:矿业遗迹主要是指矿产地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史迹。矿业遗迹在经过合理的规划、独特的景观设计、严格的环境治理和恰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可以作为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应城膏盐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矿业遗迹。如何将这些矿业遗迹变废为宝,使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 三味园范文网 m.sanweiyuan.com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