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各级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风险防控,着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不断夯实消防安全工作根基,老城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老城区建筑结构复杂,耐火等级低,火灾隐患多,消防安全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施策,多管齐下,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抓老城区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老城区旧楼楼龄长、老年居民多、街道巷道窄,消防安全工险高、压力大。街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以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以隐患排查整治为抓手,不断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一是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完善“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消防工作,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治理责任书,量化目标任务,坚持考评问效,强化责任落实,明确消防责任、消防组织、治理制度、宣传教育、设施维保等要求,努力提升居民群众消防安全满意度。二是全力整治消防安全问题隐患。将消防安全工作与“雪亮工程”、城市治理精细化工作等深度交融,结合辖区火警特点实际,持续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消防通道整治等专项行动,全力消除火警隐患。紧盯重大节日、全国两会等重大节点,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平安巡查,做好消防隐患整治。成立“安全诊疗队”,定期上门为居民检查诊疗用电用气设备安全,为居民消防安全提供专业保障。三是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依照“借助外力、合力共治、借用外脑、转型成长”的总体思路,依托宣传栏、微信群、户外大屏、LED显示屏、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积极宣传消防安全常识,普及平安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和逃生自救等防火应急知识,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
二、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
一是建筑结构复杂,火灾荷载大且蔓延快。老城区房子楼龄长,且多是木结构的单层或多层建筑,结构复杂且耐火等级较低。房与房之间彼此相连,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迅速蔓延,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二是基础设施落后,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区域缺乏必要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现有的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也存在老化、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初期火灾的扑救效果。三是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老城区居民多为老年人,他们对现代消防知识了解不多,对火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基本的防火意识和自救技能,导致在火灾发生时往往措手不及,增加了人员伤亡的风险。四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虽然各级都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责任不清、落实不力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私人产权的老旧建筑中,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面对老城区消防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公共安全的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提升老城区消防安全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工作格局。加大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考核力度,将消防安全纳入绩效考核,对因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消防硬件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老城区消防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解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车道不畅等问题。加强对现有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三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消除火灾风险点。继续深化“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居民住宅区、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经营、违章搭建等违法行为。针对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四是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居民参加消防演练,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作用。五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消防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形成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老城区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
《关于老城区消防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关于老城区消防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模板,助您优化写作流程,提高效率。关于老城区消防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相关关键词:安全问题 调研报告 城区,格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提高写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