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六个重点
随着地方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完成,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审计力度,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地方审计机关亟待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必须“盯住”以下六个重点:
一、强化内部控制审计
银行的内部控制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其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在审计过程中,应全面了解银行的组织框架、发展战略、公司章程、业务决策规则、流程及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与执行情况,深入分析审计风险,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当前,尽管各银行在财务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制定了多项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有些制度未能严格执行,特别是在贷款程序、风险防控、信息科技等方面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部分贷款方式、程序不合规,审核程序流于形式;一些商业银行重业务拓展而轻视贷款管理,贷前审查不严格、把关不够,贷中检查不认真、贷后检查不到位,导致部分信贷资料不真实、不齐全。如有的贷款一经发放便产生欠息情况,有的贷款户提供虚假的银行承兑汇票,有的税票经核实已经作废,有的信贷资料已提示存在“银票资金严重挪用、资金流紧张、到期银票兑付困难”等风险状况,但银行仍为这些贷款户发放了贷款。
因此,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评估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2. 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流于形式的情况。3. 风险管理机制:审查银行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是否健全,能否有效防范各类金融风险。4.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系统漏洞。
二、深化信贷资产审计
信贷资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安全和稳健发展。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信贷资产的分类、评级、减值准备计提等方面,确保信贷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首先,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的要求,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进行分类,确保分类结果准确无误。对于不良贷款,应深入分析其成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审计人员应关注信贷资产的风险评级,确保评级结果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审计人员还应检查银行是否按照规定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确保拨备覆盖率符合监管要求。
针对信贷资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应及时向管理层反馈,并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应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风险。
三、加强关联交易审计
关联交易是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容易滋生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的关键领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和公允性。
首先,审计人员应全面梳理银行的关联方名单,确保关联方信息完整准确。,审计人员应详细审查关联交易的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关联交易都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不存在违规操作。特别是对于重大关联交易,应重点审查其交易背景、交易价格、交易条件等,确保交易的公允性和透明度。,审计人员还应关注关联交易的资金流向,防止资金被挪用或侵占。
为了防范关联交易中的风险,审计人员应建议银行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明确关联交易的审批权限和流程,加强对关联交易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确保关联交易合法合规。
四、重视流动性风险审计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还到期债务或满足客户提款需求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其能够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和突发情况。
首先,审计人员应审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确保其符合监管要求,并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审计人员应关注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确保其具备合理的期限错配和现金流安排,避免出现流动性缺口。,审计人员还应检查银行的应急融资预案,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获得外部资金支持。
为了提高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审计人员应建议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优质流动资产储备,增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应定期开展压力测试,评估银行在不同情景下的流动性状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五、强化资本充足率审计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确保其符合监管要求。
首先,审计人员应审查银行的资本构成,确保其资本结构合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均达到监管标准。,审计人员应关注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确保其具备稳定的资本补充来源,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补充资本。,审计人员还应检查银行的资本规划,确保其资本规划与业务发展规划相匹配,能够有效支持银行的长期发展。
为了提高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审计人员应建议银行优化资本结构,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占比,降低对附属资本的依赖。应加强资本规划管理,确保资本规划与业务发展规划协同推进,实现资本与业务的良性互动。
六、完善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在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银行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其能够有效防范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首先,审计人员应审查银行的合规管理制度,确保其覆盖所有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审计人员应关注银行的合规培训和文化建设,确保员工具备较强的合规意识和专业素养,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审计人员还应检查银行的合规检查和问责机制,确保对违法违规行为能够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为了提升银行的合规管理水平,审计人员应建议银行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明确合规管理职责,强化合规管理手段,确保合规管理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引导全体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内部控制、信贷资产、关联交易、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和合规性六个重点,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六个重点》内容摘要:如何编写一份优质的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六个重点呢?当前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几篇《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六个重点》免费范文,邀大家写作阅读参考,一起学习吧,您可以进一步查找更多相关内容《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六个重点》相关的范例。地方金融机构审计应“盯住”六个重点相关关键词:盯住 金融机构 审计 重点 地方,开头,欢迎阅读参考!脱离文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