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调研报告

(2025年03月17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齐聚在此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精准剖析现存问题,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之策,全力以赴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现状梳理:成效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XX区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2x年起,面对数量可观的高校毕业生,我们积极作为。在政策兑现方面,切实为众多困难毕业生送去希望。“三支一扶”计划的顺利实施,招募了62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建设,为乡村振兴、基层公共服务等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百万就业见岗位募集计划成果斐然,提供了508个见岗位,发放见补贴90.94万元。这些见岗位如同桥梁,让毕业生们从校园平稳过渡到职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有力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发放创业扶持补贴65.15万元,帮助怀揣创业梦想的毕业生迈出第一步,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为103人发放场所租赁补贴61.65万元,极大地降低了创业初期的成本压力;发放创业贷款32人661.3万元,为创业项目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助力众多创业项目得以启动和发展。
在就业服务优化上,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招聘活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重点企业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接连不断,共组织4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达8.31万个。这些招聘会如同人才与岗位的“鹊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起沟通的平台,让双方有机会实现精准对接。我们还积极推进零工市场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零工市场的建立,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健全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从多维度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体制内充实人员工作也稳步推进,通过参加省第十届人博会、网络媒体招聘等线上线下方式,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9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0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3人,近期拟引进人才6人(硕士研究生)。通过公务员招考19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7人、本科173人、专科2人)、事业单位招考872人(其中硕士4人、本科818人、专科50人)。这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引入,为我区各部门、各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整体工作效能。
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从产业教育供需来看,矛盾突出。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学术型人才,认为学术成就能够带来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尊重。这种观念使得大量资源投入到学术型人才培养中,然而从市场实际需求来看,学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过剩,技能型人才供给却严重不足。以我区劳动力市场为例,企业招聘毕业生时,给出的待遇集中在3000-5000元/月,而装修泥水工、水电工等技能型岗位,凭借熟练的技术,能取得10000元/月的收入。这一现象导致有的大学生认为,教育投入与回报不平衡,难以找到与其教育投入相匹配的高薪工作,而进入社会更早的农民工则可以通过实践经验和技能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在产业匹配度方面,同样存在较大问题。部分民营企业虽有强烈的用人需求,但多为技术性工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既缺乏技术特长,又无工作经验,劳动技能水平不高。与此他们求职心理预期却较高,期望获得高薪资、高福利、工作强度低且稳定性高的岗位。这种供需错配,使得招聘成功率较低。如近年来我区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4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026个,需求人数83133人,但达成就业意向仅5000余人次,个别企业招聘成功率不到10%。
二、解决路径:精准施策破难题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供需匹配
针对当前产业教育供需矛盾突出问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一方面,要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教育资源向应用型和技术型方向倾斜,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应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教育输出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为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从而有效缓解供需矛盾。
(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功能。一是构建统一的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职业发展需求及面临的困难,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深化就业帮扶工作,不仅关注“有业就”,更要注重“就好业”。通过职业规划指导、个性化推荐服务等方式,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采用多元化渠道普及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政策红利。四是优化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吸引力,激发更多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三)强化职业规划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职业倾向,科学制定职业发展目标。,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实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适应职场的能力。,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初次就业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避免因过高期待而导致就业困难。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健康的就业氛围,激励更多毕业生勇敢迈向职场。
(四)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实效
统筹协调各部门培训资源,避免重复浪费,提高培训效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形成合力。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重点产业布局,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培训机构存在的运营困难问题,应采取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予以扶持,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跟踪回访等形式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五)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空间
积极探索多样化就业途径,拓宽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增强吸纳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就业,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和晋升机会,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基层。积极推动灵活就业形式,支持毕业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自主创业或自由职业,开辟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有志于海外发展的毕业生创造条件,帮助其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存在的各种难题,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选〉》内容摘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选〉》模板,希望能够帮助您在写作上有所启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选〉相关关键词:人大常委会 座谈会上 高校毕业生就业 调研 主任,模板,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稍作修改即可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