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
(2025年03月25日)
根据工作安排,下面,xx局就做好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做一个主旨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突出产业兴旺这个重点,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抓好产业振兴这一关键环节,打牢产业振兴这一坚实基础,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才能走活,才能实现市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实施‘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目标。我们认为,产业振兴的具体实践路径是推动农业产业“四化一强”,即产业规划科学化、产业体系规模化、产业特色品牌化、产业经营效益化、建强产业人才队伍。这“四化一强”,也是当前我区农业产业亟需提升解决的弱项短板。
(一)产业规划科学化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结合当前我区正在实施的“十四五”重点村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通盘考虑产业发展布局、土地综合利用、居民点劳动力人口密度、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地块发展潜力及发展优势等因素,以发展乡村振兴产业为中心,依托乡镇资源优势,精选主导产业,编制多规合一的前瞻性、科学性规划,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具体而言,要强化规划的统筹协调功能,确保各乡镇之间形成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动。通过科学评估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明确各乡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注重将短期目标与长期愿景相结合,既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又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为未来产业升级和转型奠定基础。
(二)产业体系规模化
推进产业体系规模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零散的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模式,如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联结机制。
要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从生产环节向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降低流通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三)产业特色品牌化
打造特色品牌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增强产品辨识度和市场影响力。建立健全品牌管理制度,规范品牌使用行为,维护品牌形象和信誉。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品牌传播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与国内外知名展会和节庆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强化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赢得消费者信赖。
(四)产业经营效益化
提高产业经营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指导、信息咨询、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探索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公平对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建强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产业振兴的第一资源。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到乡村就业创业,充实基层力量。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明显的培训项目,提升农民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潜能。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成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聚焦生态宜居这个关键,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维护生态安全屏障。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增加森林覆盖率,提升碳汇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土壤侵蚀,保护耕地质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整治效果持久稳固。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方便群众出行。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推广节能节水器具,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依赖。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注重乡风文明这个灵魂,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新风,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保留乡村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发展,鼓励创作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展现农民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二)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树立文明新风。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良好家风,传承优良传统。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支持农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夯实治理有效这个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引领,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强化的领导
充分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各级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创新社会治理
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完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相关法规政策体系,为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政策研究制定,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强化政策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定指标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工作成效。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维护政策权威性和严肃性。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以上是我局关于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初步思考和建议,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我们将认真吸收大家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在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3115字)》内容摘要:想写在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3115字)却不知道该请教谁?编辑和大家收集整理的《在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3115字)》写作参考,欢迎大家参考,一起看看吧,你也可以在此搜索更多与《在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3115字)》相关的范例。在2025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3115字)相关关键词:务虚 会上 全县 振兴 乡村,模板下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让写作零基础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