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吴官正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纪检监察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腐倡道路”这一命题,并在其基本内涵中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建设十六字工作方针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即: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随着风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日渐深入,我们对反腐倡建设规律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新的水平,上述方针和思路清晰地向我们释放出在治理腐败上更加注重“预防”的重要信号。从全局上说,这是加大源头治理的重要举措;从实践上说,这是反腐倡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从理论上说,这是反腐倡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当前,腐败现象在某些领域仍呈易发、多发之势,反腐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加强政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依靠文化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弘扬正气、鞭挞腐恶已经成为各级机关深入推进反腐倡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保障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从三个方面粗浅地谈一下基层部门如何在反腐倡建设中切实发挥文化反腐的作用。
一、文化与制度的辩证关系及政文化建设内涵
(一)政文化与政制度的辩证关系
当前,从大的方面上讲,基层部门在预防腐败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项,一是政制度建设,二是政文化建设。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政制度与政文化的关系。在一个组织中,文化和制度之间存在的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文化是组织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守则,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而制度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是确保组织运行有序、目标实现的刚性规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政制度为政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使政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落地生根;而政文化又为政制度的执行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生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重视制度建设,又要注重文化建设,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防腐机制,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政文化的内涵
政文化是指以洁从政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提高员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文化形态。它包括了政理念、政精神、政行为规范以及政活动等多个方面。政文化的核心在于“”,即清正洁,它是对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机关的基本期望。政文化强调的是内心的自觉和自律,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能够促使员干部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底线,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同时,政文化还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力,能够引领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应对复杂多变的反腐败形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如利用职权干预项目审批、土地出让、采购等经济活动,以及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隐秘交易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和的形象。因此,加强政文化建设,提高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拒腐防变的能力,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反腐败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公信力和服务效能
公信力是权威的基础,是有效履行职能的前提。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反腐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了形象和公信力。加强政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良好的政文化氛围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不敢腐”主要靠严厉的法律惩处,“不能腐”主要靠严密的制度防范,“不想腐”则主要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政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始终保持人的本色。同时,政文化还能够激发广大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推进政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强化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
加强政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教育引导。要充分利用校、行政学院等教育培训阵地,把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年轻干部的政教育,帮助他们扣好“第一粒扣子”。同时,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制作一批高质量的政教育课件、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宣传表彰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崇尚洁、反对腐败的社会风气。
(二)丰富活动载体,营造浓厚氛围
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文化活动,如举办政书画展、政文艺汇演、政知识竞赛等,让广大员干部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开辟政文化专栏、专题节目,传播政文化知识,讲述政故事,弘扬政精神。,还可以依托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建立政文化示范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文化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关心政、支持政、参与政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制度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是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按照的要求,不断完善反腐倡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要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如《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关于防止利益冲突的若干规定》等,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减少腐败机会。同时,还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加强政文化建设是深化反腐倡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各级机关要深刻认识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文化与制度并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文化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让廉政文化成为预防腐败的“助推器”》内容摘要:20xx年,吴官正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纪检监察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这一命题,并在其基本内涵中阐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建设十六字工作方针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重在预防。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