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教学环境、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三味园范文网
2025-04-03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物化环境和心理化环境。物化环境包括文字、实物、图示、音像等多种信息和载体,甚至包括教室布置、外面噪声、光线等。这些物化环境通过视觉引起心理反应,它们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它可以把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心理化环境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氛围”,包括情绪、心境、兴趣等,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应该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心理化环境,如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等。
一、创设物化环境,再现历史情境
历史学反映的是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不可能重演,又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形象再造能力、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创设物化环境,可再现历史情境。例如,在讲授北京人的体格特征时,可以要求学生(甚至走上讲台)根据北京人模型(物化环境),指出北京人和现代人的体格特征有哪些差异。如回答不完整可由其他学生来补充,实践证明,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踊跃回答,遗忘率低。这种方法比起单纯由教师讲解要好得多,学生既能在“活”的历史环境中掌握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做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随着电教手段进入课堂,创设物化环境再现历史情境也更方便更丰富了,诸如幻灯、录音、......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