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员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的基层组织的首要任务。今年五月,印发《中国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更加体现出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结合镇副抓工作职责,通过调研全镇员教育管理实际情况,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1、主责主业责任不清。部分村支部和抓主责主业不明确,工作弱化、虚化甚至边缘化,只为完成任务而完成,员教育管理没有列入日程,存在思想上“不想管”,措施上“不会管”的状况,最终导致员队伍性修养不够、觉悟不高、先锋模范作用缺失。
2、员性意识不强。由于缺乏经常性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等学教育,部分农村员理想信念动摇,忘记了入初心,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忘记了应该履行的义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个别员甚至不履行组织作出的决议,带头搞对立,起反面作用。
3、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对员的教育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仅局限在员会议时照本宣科,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引起员学兴趣,员的实际困难和困惑得不到解决解释,导致部分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员队伍组织性、纪律性越来越弱。
4、员管理办法不多。部分村支部对员的评价,未能建立在是否履行员义务或发挥先锋模范表率等作用上,仅局限于能否按时参会或按时交纳费等方面,特别是软弱涣散村组织,为了不得罪人,不丢选票,出现不敢管,想管管不了的局面。
二、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
1、聚焦主责主业,狠抓责任落实。建立牵头挂帅,副、组织委员全程靠前指导,包保领导随时检查监督和反馈问题,村支部负责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镇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解决,并部署下一步工作,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制定《员教育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将员教育管理纳入年度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激发各级组织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性修养。以“三会一课”为基本载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了,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农村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定期举办员培训班,邀请校教师、优秀员干部授课,通过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员的思想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利用“学强国”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交流,拓宽员学渠道,丰富学内容,确保员学不断线、思想不掉队。
3、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吸引力。针对农村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结构差异大的特点,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员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一是开展“主题日+”活动,将员教育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让员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升能力。二是实施“员示范户”工程,评选一批在产业发展、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员示范户,通过典型引路、榜样带动,激发全体员争先进位的热情。三是推行“微课”模式,鼓励员结合自身实际,分享学体会、讲述身边故事,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感染力。四是建立“流动校”,组织讲师团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面对面为员解疑释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4、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员积分制管理、民主评议员等制度,细化量化员日常行为标准,定期开展员评议,对不合格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直至劝退或除名,保持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加强对流动员的管理服务,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智慧”平台,实现员信息动态更新、活动在线记录、学资源共享,确保流动员“离乡不离、流动不流失”。同时,注重发挥老员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结对帮扶、经验传授等方式,帮助年轻员快速成长,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5、强化激励保障,激发内在动力。加大对优秀农村员的表彰奖励力度,通过设立“优秀员”“优秀务工作者”等奖项,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为农村员创业就业提供培训指导、资金扶持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注重从优秀农村员中选拔村干部,畅通晋升渠道,激发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上述举措的实施,我镇农村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贯彻,按照和上级组织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不断提升农村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农村员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怎么写,助您在写作中把握文章的节奏和张力。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报告相关关键词:关于加强 教育管理 调研报告 农村党员,模板,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稍作修改即可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