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农村污染防治“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的要求,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农业为抓手,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业产业发展双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为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我县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替代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以测土配方数据库为基础、施肥模型为核心的“种植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科学指导农户合理施肥,显著减少了化肥的过量使用。目前,全县肥料利用率达到42%,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已达96%。该平台不仅提升了肥料使用效率,还为农户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确保农业生产既环保又高效。
(二)实施农药负增长行动
为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我县加强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广应用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通过推广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等措施,实现了农药减量使用,减轻了种植业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据统计,全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1.2%,农药利用率为41.2%。这些措施不仅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还大幅降低了农药残留风险,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抓好重点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专项工作
针对重点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一是大力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通过建设沼气池、有机肥厂等设施,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二是认真做好农村牲畜养殖圈舍改造,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实施草地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优化养殖结构,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xxxx年12月,直联直报系统内全县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备案711户,其中705户配套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了99.1%。
(四)加强农田废弃物管理
为减少农田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我县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工作。一方面,通过推广机械化粉碎还田、生物质发电等技术,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建立了农膜回收站点,鼓励农民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白色污染。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膜回收率达到80%,有效改善了农田环境质量。
(五)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估
为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我县建立健全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监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污染防治效果。通过动态监测和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部分农户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农户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忽视科学施肥用药技术,导致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二)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目前财政投入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在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方面,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多元化融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制约了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技术推广难度大
虽然我县推广了一些先进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但由于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加之农户接受能力有限,导致新技术普及率不高。部分新型肥料和生物农药价格昂贵,且使用方法较为复杂,农户难以掌握,影响了其推广应用效果。
(四)监管机制不健全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交叉重叠现象较为突出,导致监管合力不足。基层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查处,使得一些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处罚力度偏轻,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科学施肥用药知识,引导广大农户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积极发挥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二)增加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推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农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运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推广效率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培育一批适合本地实际的先进适用技术,降低技术成本,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农户接受度。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速度。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四)完善监管体系,强化监督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实基层力量,配备必要的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提高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公众举报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我县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有效路径,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格局,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内容摘要:《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格式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相关关键词:存在问题 对策 防治 污染 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丰富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