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2025年03月27日)
为深入贯彻的精神,落实、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决策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两统一”职责,聚焦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强化规划引领与要素支撑,推动自然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一、绘就蓝图,强化规划战略引领
(一)推动总体规划落地实施
印发实施《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x-2035年)实施意见》,明确各项目标任务及约束性指标,确保市级总体规划落地见效。通过细化分解目标责任,建立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实时跟踪规划实施进展,及时调整优化方案,保障规划目标顺利达成。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总体规划落地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规划成果体系
完成市辖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涵盖综合交通、海岸带、停车场、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以及36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工作。高水平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和青岛都市圈空间规划,统筹推进殡葬设施布局、防洪排涝、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等涉空间类专项规划成果审查。按照“成熟一片,推进一片”的原则开展控规报批工作,确保规划成果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依据“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原则,高质效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持续完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三)促进城市品质提升
完成环湾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引领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优化完善城市设计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设计编制水平,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坚持开门编规划理念,引入高水平设计团队参与规划编制,助力打造精品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展览馆策展水准,充分展示城市魅力、推介城市形象。定期举办大型公共艺术展览,每年不少于4次,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四)强化规划实施监督
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建设,健全城市存量国土空间现状评估数据体系,划定全市海岸带范围,完善海岸建筑退缩线管理制度。试行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导则,确保规划实施过程规范有序。完善规划决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作用,推动重大事项有效落实,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赋能发展,强化要素服务支撑
(一)精准配置用地指标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模,引导用地指标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精准投放。对省市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符合海洋产业、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要求且投资到位的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通过科学合理的用地指标分配机制,确保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有序推进新增用地供给
做好房地产用地新增供给,用好两批次优化居住用地供应和规划管理措施,合理确定出让节奏、布局和规模。结合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土地供应策略,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增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三)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妥善运用专项债券资金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建立收回收购项目台账和资金需求清单,及时纳入发债项目库。根据债务规模和发债资金到位情况开展收回收购工作,并结合市场需求有序向市场投放,做大土地储备的增强土地宏观调控、资源把控能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实施“一地一方案”策略,持续推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盘活存量资源。
(四)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指导各区(市)优化人地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加强土地使用效率评估,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鼓励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全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五)深入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
组织开展2025年度低效用地摸底调查更新工作,按时、高质量提交数据成果。启动中期评估及相关专题政策研究,推动青岛低效试点工作探索创新,持续提升低效用地再开发综合效益。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六)加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聚焦“10+1”重点产业和细分赛道,强化工业用地优供快供。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明确用地准入条件和产出要求,加强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工业用地绩效评价体系,持续提升工业用地产出效益,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打造。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工业用地高效利用的工作格局。
三、创新驱动,深化自然资源管理改革
(一)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和权责。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自然资源资产高效流转。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监管,维护自然资源资产安全,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
(二)优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
构建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三)推进智慧自然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智慧自然资源建设。构建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广应用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升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四、法治保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加强自然资源领域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一批急需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加强法规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社会公众知晓度和遵守率。
(二)严格监督检查
加大自然资源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用地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公正透明。
(三)强化行政复议诉讼应对
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诉讼应对机制,依法依规处理各类争议案件。加强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完善证据收集和保存制度,确保案件处理合法合规。加强与司法机关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法治权威。
五、共建共享,推动全民参与自然资源管理
(一)加强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利用多种媒体渠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搭建公众参与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听证、论证等程序,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发挥其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强化社会监督
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自然资源管理进行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信息公开,提高自然资源管理透明度和公信力。
六、总结展望,共创美好未来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通过强化规划引领、优化要素支撑、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法治保障、推动全民参与,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5年工作要点(2672字)》内容摘要:下面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5年工作要点(2672字)》写作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5年工作要点(2672字)相关关键词:自然资源 规划局 工作要点,范例,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写作变成一件轻松的手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