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园范文网 导航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

三味园范文网 2024-12-09 16:41:21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

  近日,区党工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结合近期我的读书学习,我想简单谈一下我对读书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封面有些泛黄,已略显陈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清晰地记得,这本书是刚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里,同班的同学见我爱读古文,但所读过的内容超出语文课本的不多,于是就热心地向我推荐了这本《古文观止》。于是,我利用周末到大连市古籍书店“淘宝”,果真发现了这本书,然后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如获至宝。书的标价是79元,记得那时,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五六十元,这应该算是我买过的最贵的一本书了,秉承着“宁可饿了肚子,也不能空了脑袋”的想法,买完书,我便跳上电车往学校返,到寝室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翻开书,序言部分是鲁迅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也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吧”。古文观止最早的版本,是清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编选评著的。该书在康熙三十四年(20xx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古人讲“开卷有益”,或许历代文人墨客,文学爱好者都会珍藏一本,经常开卷阅读,滋养身心。今天的怀远,依然有许多像我一样热爱古文的朋友,我们共同在这本书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古文观止》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经典,不仅仅在于其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末两千多年间的优秀散文作品,更在于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则故事、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传递着历史的温度与情感。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考,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面对强敌不屈不挠,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说服秦伯撤军,保全了郑国;《曹刿论战》中的曹刿,以平民的身份提出战略建议,帮助鲁庄公战胜齐国。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和勇气,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古文观止》还收录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弊的文章。如《捕蛇者说》通过描述捕蛇者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卖柑者言》则通过对卖柑者的描写,讽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这些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社会启示。它们提醒我们,在享受现代社会带来的便利和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尤为重要。《古文观止》虽然是一部古典文学作品,但其中蕴含的许多思想和理念,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价值观不谋而合。例如,书中强调的“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等观念,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章,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勇担重任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总会想起《古文观止》中那些励志的故事,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陈情表》则展示了李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为国家尽忠的决心,这种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为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当然,《古文观止》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原文的阅读理解,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可以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参加读书交流会等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将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古文观止》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集,更是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这部经典,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增强我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从《古文观止》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更多的同志能够加入到读书学习的行列中来,共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读《古文观止》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
链接地址:http://m.sanweiyuan.com/news/528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三味园范文网 m.sanweiyuan.com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