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渠道探索基层协商 全心全意服务基层群众
在庆祝中国人民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和增进人民福祉”。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以乡镇为代表的基层群众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畅通基层民生“最后一公里”也是迫在眉睫。就如何做好基层协商议政,我谈三点想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贴近群众,内容形式要“接地气”
一是问题让群众说。广泛收集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在所有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中,选出需要通过协商议事解决的,在征求社情民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形成议题。收集的议题统一登记汇总,详细记录议题名称、内容、反映时间、反映人及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每一个议题都能真实反映群众的心声,为后续的协商议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主题让群众定。镇联络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筛选、审定收集起来的议题,重点聚焦群众关注比较集中的事项,形成初步议题。对于法律法规已经明确可行或不可行的事项,不纳入议事范围之内。发放拟协商事项表决表,根据群众表决的情况,确定正式协商议事的主题。这一过程不仅能够确保议题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还能增强群众参与感,提升协商议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确定议题,可以避免个别利益群体对议题的选择产生不当影响,确保协商议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是形式让群众选。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惯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丰富新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坐在会议桌前开会座谈的方式,还可以尝试微信群聊、流动委员室、政协开放日等形式,让群众有更多的选择性,充分尊重群众选择的意愿。推动协商议事的视野更加开阔、活动更加经常、方式更加灵活。比如,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田间地头”的协商方式,让政协委员直接走到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针对城市社区的特点,可以开展“楼栋议事会”,邀请居民在自己居住的楼栋内进行协商讨论。这些创新的形式不仅能够更好地贴近群众,还能激发群众参与协商议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积极探索,组织推动要“下功夫”
一是构建适用可行流程。固定协商议事具体流程,按照协商前“提问题、定主题、选形式”,协商时“真质询、真提问、真建议、真协商”,协商后“真落实、真反馈”的原则,确保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协商前,要充分准备,确保议题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在协商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鼓励各方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协商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材料,并将协商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确保协商成果得到有效落实。,还应建立健全协商成果跟踪评估机制,定期对协商成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协商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协商议事队伍是做好基层协商议政工作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政协委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在协商议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协商议事,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基层一线的代表,如村(居)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社区工作者等,他们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需求,能够为协商议事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应加强对协商议事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强化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协商议事的效率和效果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此,应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搭建协商议事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为确定议题提供科学依据;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程协商,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协商效率;还可以通过智能分析工具,对协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协商议事顺利进行。
三、注重实效,成果运用要“见成效”
一是确保协商成果落地生根。协商议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因此,必须确保协商成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为此,应建立健全协商成果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每一项协商成果都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同时,还应加强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协商成果真正惠及群众。,还应建立协商成果反馈机制,定期向参与协商议事的群众通报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二是注重协商成果的宣传推广。协商议事的过程和成果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因此,应加强对协商议事过程和成果的宣传报道,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协商议事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提高协商议事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基层协商议政的水平和能力。
三是推动协商议事常态化制度化。协商议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为此,应将协商议事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布局,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加以推进。要不断完善协商议事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协商议事的规则和程序,确保协商议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应加大对协商议事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为协商议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持续努力,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协商议政模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好基层协商议政工作,不仅需要我们贴近群众、积极探索、注重实效,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提升能力。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某镇政协联络组在全县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内容摘要:写某镇政协联络组在全县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文与大家分享《某镇政协联络组在全县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范例,能够对你的写作带来帮助,一起观赏吧,同时,你可在网站上搜索更多与《某镇政协联络组在全县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s》相关的范例。某镇政协联络组在全县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相关关键词:打通 全县 协商 座谈会上 政协,范例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为你提供更多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