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园范文网 导航

【中心组研讨发言】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三味园范文网 2024-12-10 08:43:40

  【中心组研讨发言】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掌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内含着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用好历史机遇、拓展历史视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等重要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用创造新的历史实现对中华历史最好的继承,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人类文明致以最大的礼敬。

  拓展历史视野。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独特的历史禀赋与厚重的历史积淀让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宏阔的历史坐标中深邃思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刻考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文化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把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其贯穿于文化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文化发展方向正确、路径清晰。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运用这一思想指导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积极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使文化工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推动文化创新,繁荣文化事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又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深化文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文化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桥梁纽带。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有利于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我们要积极搭建各种文化交流平台,如举办国际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世界各地的文化界人士来华交流访问,同时也组织国内的文化团体走出国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促进文化的互鉴共进。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拓宽文化交流的渠道,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强化文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总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实践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心组研讨发言】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
链接地址:http://m.sanweiyuan.com/news/589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三味园范文网 m.sanweiyuan.com

友情链接: 华博范文网 妙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