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应常过“安检门”
纪律严明是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当前,纪学教育正在全火热展开。广大员、干部要惯在监督和纪律下干净干事,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推动纪规铭刻在心、力践于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是管治的“戒尺”,也是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学纪、知纪、明纪目的在于守纪。但现实中,极少数员、干部不愿受监督、害怕被监督,排斥纪律、抵触规矩,把监督和纪律看成同自己“过不去”、感到“失威信”,凡此种种,既疏远群干群关系,也极易从“失小节”走向“犯大错”,一步步陷入不可自拔的“悔恨深渊”。只有常过“安检门”、多听“弦外音”,才能官清身正、行稳致远。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自觉遵守纪法规、主动接受监督约束,是员干部的基本素质、现实要求。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把监督和纪律作为提前预防式保护、防微杜渐式爱护、如影随形式陪护,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全面认清利益诱惑的“算计”、全力抵挡糖衣炮弹的“进攻”,切实做到自律自省、慎独慎微。主动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置于监督和纪律之下,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加强如临深渊的警醒,惯在纪律约束和外界监督下工作生活,这是对忠诚的具体体现,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要深刻认识加强纪学的重要性。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中国章程》《中国洁自律准则》《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等内法规,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提高道德修养。在学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学、带头遵守、带头维护,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
实践证明,哪里的纪执行得严格,哪里的组织就坚强有力,哪里的工作就开展得顺利。反之,纪松懈的地方,往往问题频出,不仅影响的形象,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因此,各级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纪规落地生根。同时,要不断完善纪执行机制,严肃查处违反纪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还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最能发现身边的问题。要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监督,让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无处藏身。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监督实效。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纪学教育,严格遵守纪法规,不仅是对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广大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定力,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周围,坚持以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干部应常过“安检门”》内容摘要:干部应常过“安检门” 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火热展开。广大党员、干部要习惯在监督和纪律下干净干事,努力把他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推动党纪党规铭刻在心、力践于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