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小微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大格局”
坚持以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微阵地”、细化“微网络”、做实“微服务”,着力构建“资源共享、服务联优”城市治理新格局。打造“微阵地”,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按照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设施、统一制度的“四统一”模式开展“门房革命”,分批次对119个居民小区门房进行改造提升,整合4个社区组织、161家驻社单位、40家社会组织、17家物业企业等共建资源,赋予小区门房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事项报告、小区群防群治等10项服务功能,把小区门房由原来传闲话、冒“杂音”的是非之地,变成学教育的“大课堂”、社情民意的“集散地”、便民服务的前哨站,着力打造了教育员、管理员、监督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红色前沿阵地。
细化“微网络”,下好志愿服务“一盘棋”。坚持以为引领,调整优化城市基层治理网络,推行“一长四员”网格化管理制度,择优选配“一长四员”379名,成立网格支部18个,网格小组46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28名,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通管。着力构建“平急结合·应急支援”志愿服务体系,采取共驻共建单位摸排、社区公开招募、行业主管部门动员等方式,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物业公司、新就业群体、退役军人等各领域志愿者3157名,组建平时志愿服务小分队285个,战时志愿服务小分队362个,实现119个楼院小区志愿服务全覆盖。
做实“微服务”,搭建群众满意“连心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微服务”平台的搭建,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是完善服务机制。建立“民呼我应”快速响应机制,通过“12345”市民热线、社区服务站、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确保问题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二是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将社保、医保、民政、计生等多项服务集中到社区服务大厅,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加大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各项服务高效运行。同时,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区服务提质增效。
推进“微改革”,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在不断深化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努力破解制约城市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实施“智慧社区”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服务。二是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推行“积分制”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积分规则,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居民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强化“微监督”,织密洁自律“防护网”。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贯彻落实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一是健全监督体系。建立以内监督为主导,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执行务、公开制度,定期向员群众通报工作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加强政教育。深入开展风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严肃执纪问责。对于违反纪国法的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小微治理”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服务“大格局”,为建设美丽和谐宜居的新时代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城市的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将得到全面提升。让我们携手并肩,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到城市服务和基层治理的伟大实践中去,共同谱写新时代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着眼“小微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大格局”》内容摘要: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着眼“小微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大格局”而烦恼吧。以下是与大家收集整理的《着眼“小微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大格局”》模板,邀大家写作阅读,一起欣赏一下,您也可以查找更多相关信息《着眼“小微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大格局”》相关的范例。着眼“小微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大格局”相关关键词:格局 着眼 治理 创新 小微,模板下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让写作零基础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