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乡锚定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和美乡村目标,坚持引领,探索建强组织管事、建优机制议事、建好方法评事的乡村治理路径,精心勾勒一幅乡村善治新画卷。
一、建强组织管事,密织“长治”网
一是“一张网”管到底。根据地域相邻、设施互通、产业相近的原则,优化乡村组织体系,形成1个乡、11个村(社区)组织的组织架构,并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精细划分54个网格,选配257名联户长,推动的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帮办代办民生实事、反诈宣传等各项工作入网,构建群众有需求、网格有行动的双向反馈、双向互动格局。通过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一清单”管到底。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责任书事项,精简村级组织工作机制,剔除不属于“4+2”框架内的多余牌子,建立《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明确村级权责事项清单,推动村干部依清单干事、办事、管事。此举有效减轻了村级组织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村级事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三是“一平台”管到底。整合资金提级改造农村群服务中心,按照“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服务大厅、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功能室,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打造集会商、说事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加强了群之间的联系,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建优机制议事,畅通“善治”渠
一是健全协商议事机制。建立健全村(社区)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民主评议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商议事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定期召开村(社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正合理。设立村民议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协商与决策,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群众诉求得到有效回应。
二是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村务公开、财务管理、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确保各项事务依法依规进行。建立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村务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设立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乡村治理秩序。
三是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拓宽社会治理渠道。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鼓励村民自发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公益活动,营造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
三、建好方法评事,树立“良治”标
一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制定涵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村(社区)的治理成效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定期考核、年终总结等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村(社区)的工作成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挂钩,激发广大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是推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乡村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对乡村治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注重挖掘和培育乡村治理中的先进典型,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等方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定期评选表彰一批在乡村治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我乡将继续坚持以为引领,不断深化乡村治理改革,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建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和美乡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内容摘要:我们在写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的时候要切忌长篇大论。编辑给大家准备的《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范例,愿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一起看看一下,同时,你可在网站上搜索更多与《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相关的范例。乡党委书记在乡村治理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相关关键词:乡党 座谈会上 治理工作 乡村 汇报,模板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高写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