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工作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抢抓我区获得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区)项目机遇,加快推进“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引导、市场主导、协会主推、企业主体、农户参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稻蛙共作、生态种养”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模式,将稻蛙和稻米打造成“生态食品、特色精品”,不断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联农带农共同富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总体思路
按照“一园、多片、五端、三化”的思路,统筹现有稻蛙种养基础资源,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一园”,即在邓家乡花果山玫瑰小镇及毗邻红星镇突击队区域,打造总面积达千亩、种稻占比达90%的区级标准化稻蛙种养示范基地,同时引进分拣、加工、包装等配套设施,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多片”,即在全区范围内选择适宜区域建设多个稻蛙种养示范片区,形成连片规模效应;“五端”,即从种苗供应、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建设五个环节入手,构建全产业链条;“三化”,即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效益稳步提升。
三、发展目标
● 短期目标(202x-202x年)在短期内,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迅速扩大稻蛙种养面积,力争到202x年底,全区稻蛙种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平均亩产稻谷600公斤、蛙类产量800公斤,实现总产值超过1亿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完善的稻蛙种养技术体系和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稻蛙共作产业格局。
● 中期目标(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区稻蛙种养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稻蛙产业总产值突破3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建成国家级稻蛙种养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先进的稻蛙共作技术和管理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稻蛙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 长期目标(2028-2030年)到2030年,稻蛙共作产业成为我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稻蛙种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总产值突破5亿元,实现稻蛙产业链条完整、配套齐全、效益显著的目标。推动稻蛙产业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打造集观光、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进一步提升农业多功能性和综合效益。
四、主要任务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稻蛙种养基地的投入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沟渠、防洪堤坝等,确保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优化田间道路布局,方便机械作业和运输,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建设智能温室、育苗大棚等设施,提高种苗繁育能力和成活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 强化科技支撑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建稻蛙共作技术创新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重点研究稻蛙共生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饲料配方优化等问题,形成一套适合本地条件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定期举办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户自主创新,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 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经验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广大农户共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加工厂,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如蛙肉制品、稻米深加工品等,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引导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服务水平。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劳务合作等方式参与稻蛙种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
● 拓展销售渠道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营销体系,拓宽销售渠道。一方面,加强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餐饮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保障产品销售顺畅。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展示和宣传稻蛙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发布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购买。探索建立稻蛙产品直供直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户收益。
● 打造知名品牌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文化建设,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稻蛙品牌。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测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通过广告宣传、媒体报道、消费者口碑等多种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知名展会和评比活动,争取更多荣誉和奖项,树立良好形象。
五、保障措施
●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稻蛙共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任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定期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 加大政策扶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落实税收减免、用地保障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稻蛙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资源,广泛宣传稻蛙共作产业的发展成果和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稻蛙养殖知识,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表彰奖励在稻蛙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
通过以上措施,我区将全力推进“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美好愿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内容摘要:为您精心整理准备了《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美文,但愿对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您还可以搜索到更多与《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相关的美文。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相关关键词:高质量 实施方案 种养 生态 产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助你无忧写作。。